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字起源见闻 >


三大藏区各个地区方言有哪些?

时间:06-19 阅读量: 作者: 文字网


藏语分几个方言区?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区。



卫藏方言:①前藏土语(拉萨市,山南专区);②后藏土语(日喀则专区);③阿里土语(阿里专区);④夏尔巴土语(聂拉木县樟木口岸);⑤巴松土语(工布江达县错高和雪卡乡)。



康方言:①东部土语(德格、甘孜、康定、雅江、昌都、丁青、理塘、巴塘、乡城、稻城、波密、察隅、墨脱等);②南部土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③西部土语(改则、班戈、聂荣、申扎、那曲等);④北部土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⑤卓尼土语(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迭部县);⑥舟曲土语(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安多方言:①牧区土语(青海省各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地方);②农区土语(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乐都县部分地方);③半农半牧土语(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另外,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等国部分地区也讲藏语,但与国内藏语有较大区别。



藏族中,使用康方言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卫藏方言,再次是安多方言。三个方言之间以语音差别为主,还存在词汇、语法差别。卫藏和安多方言差别较大,基本上不能通话,康方言介于两者之间。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图片



藏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





藏文是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米•桑布扎前往天竺等国学习后,仿照梵文兰扎、瓦都字体,结合藏语的特点反复琢磨、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创制出的藏民族自己的文字。到公元9世纪,藏文先后经过三次厘定,不断趋于严密和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30个字母和4个元音,藏文字母的书写同英文一样,属线形类。拼写以字根为基础,再加上、下置字,前、后置字,又后置字组成。藏文字形结构以一个字母为核心,其余字母均以此为基础前后附加和上下叠写。



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藏文书写习惯为从左向右。字体分两大类,即“有头字”和“无头字”,是根据字体的不同形式而得名。有头字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无头字主要用于手写,分行书、楷书和草书。





前藏和后藏是如何区分的?



图片

前藏包括今天西藏的拉萨市、林芝地区、山南大部地区,以及昌都部分地区,其中心为拉萨;后藏大致相当于今天日喀则地区,其中心在今天的扎什伦布寺。前后藏以岗巴拉山为界。



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



这是一句在藏人中间广为流传的话,以说明这些地区各自最典型的特点,大意是:安多的马(以马最好),康巴的人(以人最美),卫藏的教(以宗教最兴盛)。



按照西藏传统的地理观念,整个藏地由高至低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大区域,有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多康六岗的说法。阿里三围乃群山之巅,众水之源,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卫藏四如,系前藏和后藏的总和,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河谷和日喀则及其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寺院林立,大德涌现。而多康六岗,高山纵谷之间急流如织,草原与荒漠并存,或人烟稠密,土地肥腴,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多”为安多,即今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的许多藏地;“康”为康巴,包括今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迪庆州和四川省甘孜州及西藏的昌都地区等,更是广阔、险峻、壮丽。



藏语中对这三个地方称之为“确卡松”,据学者考证,确卡两个字原为蒙语,是借词,意思是“发源地”、“根源”或发祥地的意思。如此也可以理解如下:卫斯藏因为佛法兴隆,称之为“卫斯藏确吉确卡”(即卫斯藏乃佛法的发祥地);康区人口众多而称之为“多堆米伊确卡”(即康区乃人之发祥地);安多地区盛产良马而称之为“多弥达伊确卡”(即安多乃马之发祥地)。





嘉戎藏族、白马藏族等称谓,是什么意思?



图片

“嘉戎”是“嘉摩察瓦绒”的简称,“嘉摩”是指“嘉摩墨尔多圣山”,“察瓦”在藏语里是热带的意思,“戎”指的是农业。嘉戎地区是雪域藏地有名的四大农区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嘉戎藏族,作为藏族的一个支系,虽然和整个藏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除了藏族一般的生活习俗外,他们在语言和生活习俗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



白马藏族得名于在帽子上插白羽毛的习俗。分布在甘肃陇南、四川阿坝和绵阳等地。一般男子在毡帽上插一支白羽毛,显示勇敢刚直,女子则插二至三支,表示纯洁温柔。白马藏族的服装比较接近羌族人的服饰。它是一支比较独立的支系,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