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字起源见闻 >


威远本地人教你学威远方言

时间:02-06 阅读量: 作者: 文字网

威远县有两大汉语方言:一是属于官话的威远话,以县人民政府驻地严陵镇为代表,是现在全县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腔”,原流行于新乡(今连界镇荣胜、观英滩镇石坪),与资中县的客家方言岛——铁佛场为邻,现正逐渐走向消亡,除个别老年人偶尔讲讲外,中青年人已多数不讲。威远话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下的四川话区,与自贡、内江同属四川话中的入声归去声区。

威远方言同元末明初和清朝前期两次移民活动有密切关系。城区居民现今普遍流行的“烘个”(即普通话的“什么”,四川各地通行的“啥子”),同现今安徽合肥人说的“烘个”完全一样。其它如“牯牛”(公牛)、“沙牛”(母牛)、“山螺蛳儿”或“干螺蛳儿”等。都与现今的安徽话相吻合。此外,威远话保留的卷舌音也可能同早期来的安徽人有关。

威远人说话是这样滴

看小台妹给你一一道来

↓↓↓↓↓

凉不说凉,要说冰浸人;

拳头不叫拳头:叫锭八er;

那里不叫那里,要说类勒;

这里不说这里,要说遮堂根er;

哪里不叫哪里,要说哪堂根er ;

不知道不叫不知道,要说清不倒;

什么不叫什么,要说轰个;

外面不叫外面,要说门签;

上面不叫上面,要说高里;

里面不叫里面,要说以头;

这样不叫这样,要说震子;

那样不叫那样,要说lang子;

故意不叫故意,要说挑深;

他们不叫他们,要说拉en;

我们不叫我们,要说五en;

你们不叫你们,要说你in;

调皮不叫调皮,要说玄。

痛不说痛,要说青痛;

爽不说爽,要说巴适;

明天不叫明天,要说门招;

今天不叫今天,要说真招;

糟糕不叫糟糕,要说涮烦;

怎么不叫怎么,要说咋子;

去不叫去,要说及;

经常不叫经常,要说昼时;

……

威远本地人教你学威远方言

黑不说黑,要说去黑;

白不说白,要说讯白;

甜不说甜,要说抿甜;

苦不说苦,要说挂苦;

重不说重,要说邦重;

轻不说轻,要说捞轻;

软不说软,要说捞耙;

硬不说硬,要说梆硬;

……

小伙伴们

你看的时候有没有念出来?

这些念着顺溜

打出来却看不懂的威远话

杂糅了东南各省的方言

怎么说呢?

接着看

↓↓↓↓

“柑子”(桔子)、“桔柑儿”(桔与柑不分)

桂圆叫“龙眼”

白酒叫“烧酒”

房子叫“屋”

厢房叫“房间”

绳子“索子”

疯子叫“癫子”

砚台叫“墨盘”

这些都来源于粤东的客家话

威远话的“三十晚上”(除夕)

“铅”(音“沿”)

“蚕子”(蚕)

“麦麸子”(麸子)

“糠壳儿”(糠)

“稀饭”(粥)

“茅司”(厕所)

“扫把”(扫帚)

“脑壳”(头)

“颈根儿”(脖子)等

这些来源于湖南的湘方言;

“万后天”(万后日)

“鸡公”(公鸡)

“鸡婆”(母鸡)

“蚊虫”(蚊子)

“鞋子”(鞋)等

来源于江西的赣方言

“去年子”(去年)

“前年子”(前年)

“今朝”(今天)

“明朝”或“明朝天”(明天)

“煤炭”(煤)

“雁鹅”(雁)

“老鸹”(乌鸦)

“草狗”(母狗)

“墙壁”(墙)

“楼梯”(梯子)

来源于江苏的下江官话和吴方言;

“红苕”(甘薯)

“晌午”(午饭)则与陕西话(西北官话)一样;

“扁挑”(扁担)

来源于两广的粤方言;

“泥巴”(泥)

“螃蟹”(音“海”)

“板栗”(栗子)

“夜饭”(晚饭)

“信壳子”(信封)

等又与长沙、南昌方言相同。

一些通用称谓

如“阿公”、“阿婆”

“阿爸”、“阿爷”

“阿姐”、“阿娘”

“家公”、“家婆”等

都是与客家人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