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字起源见闻 >


峨眉方言难道去分阴阳,有六个声调?

时间:02-27 阅读量: 作者: 文字网

东山君偶然间发现了下面的视频,是一段由年逾九十的老人口述的人生经历。这是非常珍贵的四川峨眉山方言录音资料。在仔细听了这段录音之后,我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老人口语中去声字明显分为了两组声调——峨眉方言难道去分阴阳,有六个声调?

四川省峨眉山市方言(南路话)口语语料视频 《轨迹》_腾讯视频v.qq.com/x/page/s03887c49xx.html峨眉方言难道去分阴阳,有六个声调?

在老人的口语中,“是树住路地艺”等去声字的声调与阴平接近,而这些字都是阳去字(古全浊上、浊去字)!

这激起了东山君极大的兴趣,于是查阅了峨眉方言的一些相关调查资料,发现《语言历史论丛(第5辑)》(四川师范大学)以及《岷江流域方音字汇》(周及徐等)里面关于峨眉话音系的记录都注意到了峨眉话有大量去声字混入阴平44(或与阴平读音接近的入声45)的特点,但并没有深究其原因。

峨眉方言难道去分阴阳,有六个声调?
例字整理自《岷江流域方音字汇》

如上表所示,峨眉今读入阴平(入声)的阳去字以遇、止、蟹三摄为主。在峨眉去声与阴平调值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这一现象肯定是有原因的,其底层是一定有一种阳去与阴平调值相近的方言。当然峨眉已经在阳去消失的较后阶段,阳去字集中分布在个别韵摄,而且有部分阴去字混入阳去字的情况。

峨眉话可以与清末法国传教士所著《华西官话汉法词典》中的记载的某种川南方言(入声独立、去分阴阳)相吻合。这也证明了四川确实存在过“去分阴阳”的方言。

对于四川方言去分阴阳来源的讨论

峨眉方言属于四川境内入声保留的岷江方言(南路话)。岷江方言是四川境内较为保守的方言,音韵层次丰富,被认为可能保留了部分宋元四川方音的底层特征。那么峨眉方言去分阴阳的特征是什么来源呢?

考察四川境内的其它方言,除峨眉话外,以自贡话为代表的仁富方言也有去分阴阳的残留特征。自贡话中“树”、“路”、“抱”等常用阳去字有读同阴平的白读,但仅限白读,例字远少于峨眉话,应处于阳去消失的最后阶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抱”、“弄”两字读阴平在四川境内分布较广,见于岷江、成渝、仁富等各片,成都话中也有此又读。同时“那”读阴平的nai也在川西南岷江方言中较为常见,果摄存古读ai在四川并不稀奇:个kai/khai、大thai、跛pai。这个字层次非常早,需要单独讨论。

四川境内仁富方言区、岷江方言区人口来源是有显著差异的。岷江方言区相比仁富片区有较多的元代之前四川土著分布;而仁富片区则有较多的明代移民(麻城孝感移民为主)、清代移民(湘南粤北移民为主)。从人口来源来看,峨眉去分阴阳的来源可能是:

宋元蜀语?

宋元蜀语的声调特征目前并不清楚,但可能与蜀语同属宋代西语的晋语部分点有去分阴阳的现象。峨眉方言有个别不见常于岷江别处的保守词汇(如称“喝热水”为“喝汤”),但整体音韵没有明显比周边保守(例如没有如夹江、乐山的咸山三分现象),或有保存很多来自宋代蜀语的音韵特征。因此在有更多证据之前,暂时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明代入川麻城方言(黄孝方言?赣语?)

麻城是明初移民四川的中转地,而明初移民很多又原籍江西。去分阴阳是黄孝方言(麻城本地方言)的特征之一,也是赣语的特征之一。东山君倾向于认为仁富方言去分阴阳的残留来源于黄孝方言或赣语。因为仁富方言区除了人口来源上有较多明代麻城孝感移民,常用词汇上相较四川其余各片也有很多独有的下江词汇,如称今天、明天为“今朝”、“明朝”。但峨眉山与仁富方言区并不接壤、词汇上也没有如仁富一样的下江词汇。因此在有更多证据之前,也暂时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清代入川客家话?湘语?(不太可能)

去分阴阳,阳去入阴平是客、赣、通泰方言的特征之一。而湘语也有不少区域去分阴阳。但当代四川方言各片应该在明代都已经形成。由于奠基者效益,清代移民虽然数量众多,但除了在四川形成了若干客家方言岛、湘语方言岛之外没有对四川方言形成结构性的影响。即使是客家移民最为集中的成都东郊龙泉山麓一代,客家方言也没有能够使周边方言产生去分阴阳的特点。同理,在四川湘语区移民最为集中的区域(如合川),湘语也并没有能让周边去分阴阳。同时夹江、峨眉一带的清代客家、湘语移民非常少,因此东山君觉得这一现象来自客家话、湘语的可能性非常小。


其实峨眉话去分阴阳的特点非常显著,1959年四川大学的《峨眉音系》一文里面便提到峨眉话有“猪住”不分的特点,但也没有深究。同样的,夹江方言“碗网”不分、“船床”不分、“鳝县”不分的特点也脍炙人口,但却没有人深究这是因为其咸山摄三分。60年过去了,四川方言研究在很多方面仍是空白,在老派方言极速消失,历史信息即将断代的今天实在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