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字起源见闻 >


广宁方言起源历史,古老的广宁话

时间:03-16 阅读量: 作者: 文字网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和用语习惯,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演变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说它是研究地方文化和历史一条重要的线索。

广宁方言的形成,受到来自中原和江淮流域南迁移民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迄今所知,本县各地居民的先祖,大多是宋朝以来从上述地域南迁的移民①,这是广宁方言中包含较多中原和江淮流域古老语言的主要原因。造成广东各地方言的千差万别,除历史、地理条件不同这一客观原因外,来自不同地方移民带来的语言风俗的不同,亦是主要的原因。《广东通志)认为:“东晋南宋望族向南而趋,占籍各郡,于是语言不同②。”这个判断是客观的。

进入二十世纪近代社会后,随着社会制度变革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语言、习俗亦随时代潮流逐渐产生变异。而广宁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受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等条件的制约,民间语言变化的程度是比较小的,所以其中古代语言的成份,仍然较多地得以保留。

南宋民间语言仍普遍使用

广宁方言中至今仍保留若干南宋民间语言成份。现举广宁目前仍普遍使用的方言一例:普通话:“拿一件上衣来。”广州话:“攞件衫黎。”除潮梅地区居民外,全省各地基本听懂这句话。广宁方言则是:“揩领衫来。”其他地方的人就听不懂了。尤其是这个“领”字及其发音,更令外地人难以理解。此处使用的“领”,音拧(níng)平声,多义字。其中一义是衣领,另一义用作量词。据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领,项也。”即颈项。又:“衣之曲袷谓之领。”说明汉代领字已用于衣领,但当时尚未用作量词。到宋代或宋以前,领字才作为量词用。上列广宁方言的“领”,就是宋代用作量词的民间语言。现从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摘录两小段,以兹证实。

第二回:九纹龙史进要备礼物敬奉朱武等三人,他“叫庄客寻个裁缝,自去县里买了三匹红锦,裁成三领棉袄子. . . . . . ”

第三回:史进去渭州城,找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却在城里遇到当提辖的鲁智深,“史进看他时,是个官军模样,怎生结束(怎样的装束),但见:头裹芝麻萝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绿纟宁丝战袍······③。”

《水浒全传》中用“领”表示衣服量词的地方。可说比比皆是。作者施耐庵,就生活在元代,他是在搜集大量宋元流传民间的话本④、说书人的白话故事的基础上,写成《水浒全传》的。可见,宋元期间民间语言将“领”字用作量词是很普遍的。在后,衣服的量词演变成“件”、“袭”、“套”。各地的方言不再用“领”作量词,但广宁民间从古到今仍在普遍使用,其使用时间之长,少说也有数百年,可算“历史悠久”了。

在广州吃饭找不到“箸”

据说有几位广宁农民兄弟,第一次去省城广州,在饭店吃饭,向服务员要“箸”,大概是服务员不知所云,都说没有,于是农民们作出拿“箸”的手势,服务员才明白过来,并向他们解释,广州话叫作“筷子”。像“在广州吃饭找不到箸”这样的笑话,广宁人到外地时确是常会发生,其原因也是广宁方言中仍然使用古代语言所引起。经考证,唐代广东民间,便已使用一种状如细藤的竹子“用为酒筹、菜箸”⑤。说明唐代广东当时确是称筷子为“箸”。箸在什么时候改称为筷子呢?专家学者普遍的看法是在明朝。据明进士陆容《菽园杂记》⑥,吴地(今长江中下游、江苏至东南沿海地域)民俗,船民讳“箸”与“住”音近,住为停下之意,为避讳故改称“筷”,因筷与快同音,以示船快吉利,“筷子”便这样产生了,约定俗成并沿用至今。但广宁方言至今仍然称作“箸”,并将装箸的器具称作“箸筒”。箸筒,最初是以大口径竹子为材料,圆形,确为筒状。到清朝,民间已使用陶瓷制作的半圆形、扁方形的“箸筒”。今天变为有盖的、透明的、形状各异的塑料或有机玻璃制品,城镇中已有人称为“筷子盒”,但广大农村地区仍习惯称作“箸筒”。

广宁绥江的船民和广东地船民一样,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注意在语言和习俗上避讳。在吃饭时,忌讳把箸垂直立在饭桌上,因为船民们心理上把箸视作竹篙,吃饭就在船舱板上面,就像立着竹篙停船,不吉利。显然和前面说到筷子名称的起缘背景关系密切,虽然在彩式上一是语言,一是习俗,却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古老的称谓与迷信的命名

广宁方言中古老的称谓也是比较多的。现举目前仍普遍使用而与外地不同的称谓几例:

广州及通行广州话的地方,称祖父为“阿爷”或“阿公”,称祖母为“阿婆”或“阿嫲”(这些称谓与广宁方言基本相同),称外祖父为外公,外祖母为外婆。广宁方言对外祖父、母称谓则有明显差异;称外祖父为“公低”;称外祖母为“婆低”。清·《广东通志》指出:“肇人自称曰侬,与吴近,称外祖父曰公低,外祖母日婆低⑦。”肇人,大抵指肇庆府属地方土人,并指明,这些称谓“与吴近”。据此,可以推断,广宁方言中这种称谓,也与吴地南下移民定居本县“引入”有关,明清两朝便已通行了,直到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宁农村地区为人父母者,替子女命名时,头脑中交织着矛盾的心理和对子女未来命运的忧虑,更恐惧子女尚未成年便已夭折,他们只得跟随愚昧、迷信的风俗:相信子女有个牲畜那样下贱的名字才能成人。于是违心地给子女冠以阿猪、阿狗,甚至二狗、三狗,二猪、三猪等下贱的名字。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宁民间的这种陋习仍很盛行,现在三四十岁的名叫阿猪阿狗的,大有人在。到子女入学或成年,父母们心头的大石才放下,于是采取“补救”办法,另起书名,这个下贱的名字便成了“坐地名”(乳名)。那些无钱入学或父母仍心有余悸的,阿猪、阿狗之名便终其一生。清·《广东通志》指出,当时盛行这种风俗,其原因是为父母者,“贵而故贱其名,使易育⑧。”(本来非常宝贝这个儿子的,却故意取一个下贱的名字,使他容易长大。)

尤其是那些愚昧至极的老年父母,对晚生幼子的命名更甚。“子女晚生者,多名曰孻[尽子也,音赖平声。原注。]”⑨将晚生子女称为“孻”,明代或明以前已经在广东民间出现。明进士陆容有卷笔记载述:“广东有孻字,音奈平声,老年所生幼子⑩。”广宁方言中称幼子为“孻”,以及“孻”字的出现,大致也在此时。数百年来,不少晚生子女都被其愚蠢的父母取个带“孻”的名字,诸如猪奀、狗孻等,这真是历史的“悲剧”。限于篇幅,其它例证这里不再一一论及了。

我国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包括多姿多采的语言风俗,这是主体。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在我国较长时期地存在,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不少糟粕。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一些反映落后思想意识的语言风俗,必将被人们扬弃或淘汰,从研究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标本”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注释:①见拙作《古代移居广宁若干姓氏居民源流初考》。载《广宁文史》第五辑。

②⑦⑧⑨《广东通志·舆地略·风俗》。

③此处引用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

④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⑤唐·刘恂:《岭表录异》。鲁迅校勘。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菽园杂记》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⑩同上,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