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字基本信息(笔顺,繁体字,拼音等)
"秫"拼音 : shú 繁体字:秫
秫字的笔画数:10
秫笔顺动画演示:
![]() ![]() 基本字义秫 shú ㄕㄨˊ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秫秸。秫米(高粱米)。 宋本廣韻廣韻目次:入六術
详细字义◎秫 shú 〈名〉 (1)(象形。从古文术,加禾。本义:谷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2)同本义 [a glutinous variety of cereal] 秫,稷之黏者也。——《说文》 稻黍秫稷粟麻秔。——《急就篇》 染羽以朱湛丹秫。盖有赤白二种。今北地谓高粱之粘者为秫,秫亦胡秫。——《考工记·钟氏》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和郭主簿》 (3)又如:秫田(种植黏粟之田);秫酒(用秫酿成的酒);秫蘖(制酒用的糯黍与曲);秫稻(即糯稻);秫谷(黍米);秫黍(高粱) (4)通“鉥”。长针 [long needle] 黑齿雕题,鳀冠秫缝。——《战国策·赵策》 康熙字典【午集下】【禾部】 秫·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 又與鉥同。《戰國策》鯷冠秫縫。《註》秫,綦緘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说文解字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禾部】秫 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朮,秫或省禾。食聿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稷之粘者。九穀攷曰。稷,北方謂之高粱。或謂之紅梁。其粘者黃白二種。所謂秫也。秫爲黏稷。而不黏者亦通 方言集汇粤语:seot6 客家话:[陆丰腔]sut8[客英字典]shut8sut8[台湾四县腔]sut8sut8[东莞腔]sut8[沙头角腔]sut8[客语拼音字汇]sud6[海陆丰腔]sut8shut8 Englishglutinous variety of millet |